中醫大典主要作為學術探討及中醫專業傳習之用。
一般讀者切勿隨意援用,凡有病痛,皆應前往醫療院所就醫投藥。
驅邪散妊娠瘧疾者何故。蓋營衛虛弱。脾胃不足。或感風寒。
或傷生冷。轉成瘧疾。急服驅邪散。莫待吐逆。
見物不思。卒難醫療。
高良姜白朮草果仁橘紅藿香葉縮砂仁白茯苓各一兩甘草炙半兩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
棗一枚。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候。
七寶散治男子婦人一切瘧疾。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寒多熱少。
或熱多寒少。一日一發。或一日兩三發。或連日。
或間日發。或三四日一發。不問鬼瘧。不伏水土。
山嵐瘴氣似瘧者。一治婦人妊娠六七日而患瘧疾。皆可服之。
常山濃樸青皮陳皮甘草檳榔草果去皮各等分上咀。每服半兩。于未發隔夜用水一碗。酒一盞。
煎至一大盞。濾出。露一宿。卻將滓。
再用酒水更根據前煎一次去滓。別以碗盛貯。亦露一宿。來日當發之早。
蕩溫面東先服頭藥少歇再服藥滓。大有神效。
嘗治一婦妊娠六七個月而染瘧疾。先寒後熱。六脈浮緊。眾醫用藥。
柴胡桂枝無效。因言此疾。非常山不癒也。眾醫不肯。
因循數日。病難無計。黽勉治之。遂用七寶散一服愈。
黃帝問曰。婦人重身。毒之奈何。岐伯曰。
有故無殞。帝曰願聞其故何謂也。岐伯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
衰其大半而止。豈不以審藥之性味。明治療之方。處以中病與疾適好。
于半而止之。勿過。則何疑余于攻治哉。
當歸散治妊娠患瘧憎寒體顫。
當歸白芍藥茯苓枳殻白朮各一兩鱉甲一兩甘草銼一兩上搗篩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時。溫服。
知母散治妊娠瘧疾。憎寒壯熱。口乾煩悶。
知母白茯苓麥門冬柴胡各一兩烏梅三分大青甘草各半兩上搗篩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治妊娠患瘧疾湯。
恆山二兩甘草一兩黃芩三兩烏梅十四枚石膏八兩上咀。以酒水各一升半。合漬藥一宿。煮三四次。
去滓。初服六合。次服四合。後服二合。
凡三服。一方有麥門冬去心一兩。無石膏。名恆山散。
忌海藻菘菜生蔥。
黃芩散治妊娠婦患瘧疾。寒熱頭痛。心煩。
黃芩麥門冬各一兩石膏二兩甘草半兩烏梅十四個上咀。
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一方不計時。
烏梅散治妊娠瘧疾。寒熱體痛頭疼。煩渴。
烏梅黃連桑寄生人參甘草各一兩上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酒一盞。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治妊娠患瘧疾湯。
恆山竹葉各三兩石膏八兩粳米一百粒上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
第一服。取末發前一食頃服之。第二服。臨欲發服之。
余一服。用以涂頭額及胸前五心。藥滓置頭邊。當一日勿近水。
及進飲食。過發後。乃進粥食。忌生蔥菜。
鱉甲散治妊娠瘧疾。寒熱腹痛。
鱉甲一兩乾薑半兩當歸一兩桃仁三分上搗細羅為散。每于發時。用前水調下一錢。
黃連散治妊娠瘧疾。寒熱腹痛。
黃連一兩去須當歸一兩銼微炒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驅邪散治妊娠傷寒。變成瘧疾。溫脾者何。答曰營衛虛弱。
脾臟受濕。發傷寒既愈。轉成瘧疾。急服。
莫待吐逆。見物不思。卒難醫療。
用良姜一兩半。以豬膽汁浸一宿。用東壁炒焦。去土。
洗切焙之。以北棗一枚。先焙令干。碾同前藥為末二錢。
水一盞煎至五分。候瘧發時。便服為妙。一方為丸。
紫蘇湯下二十丸。
妊娠諸疾門頭目旋暈屬性:
附論夫妊娠頭旋目暈。視物不見。腮項腫核者。蓋因胎氣有傷肝臟。
熱毒上攻。太陽穴痛。
嘔逆。背項拘急。致令眼暈生花。若加涎壅。
危在片時。急煎消風散服之。
方消風散治妊娠肝臟熱毒上攻太陽穴。胸膈涎壅。頭旋目暈。視物不見。
腮項腫核
。
石膏甘菊花防風荊芥穗川羌活羚羊角川芎大豆黃卷當歸白芷各一兩甘草炙半兩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入好茶半錢。
煎至八分去滓。通口服。
食後。昔有一妊婦將臥月。兩眼忽然失明。燈火不見。
頭疼目眩。項腮腫滿。不能轉頸。請醫治不瘥。
轉加危困。服此方獲安分娩。其眼帶吊起。人物不辨。
服四物湯加荊芥防風。更服天門冬飲子以此二藥間服。目漸稍明。大忌酒面煎炙燒爆。
鷄羊鵝鴨。豆腐辛辣。一切毒食。並房勞。
及稍溫服。
天門冬飲子治妊娠肝經風熱。上攻眼目。帶弔失明。
天門冬知母茺蔚子各一兩防風半兩五味子茯苓川羌活人參各七錢半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三片。
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忌燒爆辛辣毒食及稍溫藥。如其不然。
眼不復明也。雖服三五個月至半年周歲。目不復。終為盲人矣。
蓋此證為懷身多居密室火閣。衣着被縟濃蓋。伏熱在裡。或服補藥。
或傷生冷。轉成瘧疾。急服驅邪散。莫待吐逆。
見物不思。卒難醫療。
高良姜白朮草果仁橘紅藿香葉縮砂仁白茯苓各一兩甘草炙半兩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
棗一枚。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候。
七寶散治男子婦人一切瘧疾。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寒多熱少。
或熱多寒少。一日一發。或一日兩三發。或連日。
或間日發。或三四日一發。不問鬼瘧。不伏水土。
山嵐瘴氣似瘧者。一治婦人妊娠六七日而患瘧疾。皆可服之。
常山濃樸青皮陳皮甘草檳榔草果去皮各等分上咀。每服半兩。于未發隔夜用水一碗。酒一盞。
煎至一大盞。濾出。露一宿。卻將滓。
再用酒水更根據前煎一次去滓。別以碗盛貯。亦露一宿。來日當發之早。
蕩溫面東先服頭藥少歇再服藥滓。大有神效。
嘗治一婦妊娠六七個月而染瘧疾。先寒後熱。六脈浮緊。眾醫用藥。
柴胡桂枝無效。因言此疾。非常山不癒也。眾醫不肯。
因循數日。病難無計。黽勉治之。遂用七寶散一服愈。
黃帝問曰。婦人重身。毒之奈何。岐伯曰。
有故無殞。帝曰願聞其故何謂也。岐伯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
衰其大半而止。豈不以審藥之性味。明治療之方。處以中病與疾適好。
于半而止之。勿過。則何疑余于攻治哉。
當歸散治妊娠患瘧憎寒體顫。
當歸白芍藥茯苓枳殻白朮各一兩鱉甲一兩甘草銼一兩上搗篩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時。溫服。
知母散治妊娠瘧疾。憎寒壯熱。口乾煩悶。
知母白茯苓麥門冬柴胡各一兩烏梅三分大青甘草各半兩上搗篩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治妊娠患瘧疾湯。
恆山二兩甘草一兩黃芩三兩烏梅十四枚石膏八兩上咀。以酒水各一升半。合漬藥一宿。煮三四次。
去滓。初服六合。次服四合。後服二合。
凡三服。一方有麥門冬去心一兩。無石膏。名恆山散。
忌海藻菘菜生蔥。
黃芩散治妊娠婦患瘧疾。寒熱頭痛。心煩。
黃芩麥門冬各一兩石膏二兩甘草半兩烏梅十四個上咀。
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一方不計時。
烏梅散治妊娠瘧疾。寒熱體痛頭疼。煩渴。
烏梅黃連桑寄生人參甘草各一兩上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酒一盞。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治妊娠患瘧疾湯。
恆山竹葉各三兩石膏八兩粳米一百粒上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
第一服。取末發前一食頃服之。第二服。臨欲發服之。
余一服。用以涂頭額及胸前五心。藥滓置頭邊。當一日勿近水。
及進飲食。過發後。乃進粥食。忌生蔥菜。
鱉甲散治妊娠瘧疾。寒熱腹痛。
鱉甲一兩乾薑半兩當歸一兩桃仁三分上搗細羅為散。每于發時。用前水調下一錢。
黃連散治妊娠瘧疾。寒熱腹痛。
黃連一兩去須當歸一兩銼微炒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驅邪散治妊娠傷寒。變成瘧疾。溫脾者何。答曰營衛虛弱。
脾臟受濕。發傷寒既愈。轉成瘧疾。急服。
莫待吐逆。見物不思。卒難醫療。
用良姜一兩半。以豬膽汁浸一宿。用東壁炒焦。去土。
洗切焙之。以北棗一枚。先焙令干。碾同前藥為末二錢。
水一盞煎至五分。候瘧發時。便服為妙。一方為丸。
紫蘇湯下二十丸。
妊娠諸疾門頭目旋暈屬性:
附論夫妊娠頭旋目暈。視物不見。腮項腫核者。蓋因胎氣有傷肝臟。
熱毒上攻。太陽穴痛。
嘔逆。背項拘急。致令眼暈生花。若加涎壅。
危在片時。急煎消風散服之。
方消風散治妊娠肝臟熱毒上攻太陽穴。胸膈涎壅。頭旋目暈。視物不見。
腮項腫核
。
石膏甘菊花防風荊芥穗川羌活羚羊角川芎大豆黃卷當歸白芷各一兩甘草炙半兩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入好茶半錢。
煎至八分去滓。通口服。
食後。昔有一妊婦將臥月。兩眼忽然失明。燈火不見。
頭疼目眩。項腮腫滿。不能轉頸。請醫治不瘥。
轉加危困。服此方獲安分娩。其眼帶吊起。人物不辨。
服四物湯加荊芥防風。更服天門冬飲子以此二藥間服。目漸稍明。大忌酒面煎炙燒爆。
鷄羊鵝鴨。豆腐辛辣。一切毒食。並房勞。
及稍溫服。
天門冬飲子治妊娠肝經風熱。上攻眼目。帶弔失明。
天門冬知母茺蔚子各一兩防風半兩五味子茯苓川羌活人參各七錢半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三片。
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忌燒爆辛辣毒食及稍溫藥。如其不然。
眼不復明也。雖服三五個月至半年周歲。目不復。終為盲人矣。
蓋此證為懷身多居密室火閣。衣着被縟濃蓋。伏熱在裡。或服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