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1 - 31莫若以張長沙治傷寒法治之。蓋泄者亦四時傷寒之一也。仲景曰。
上湧下泄。表汗而裡攻。半在表半在裡。則亦和解之。
表裡俱見。隨證參治。此雖以治傷寒。其于治濕也同。
仍察脈以知深淺。問年壯以知虛實。所投必如其意矣。
---- ...
普濟方1 - 32太陰、明燥、酸、頭、白茯苓、木瓜干各一兩、附子炮去皮臍、牛膝酒浸各三錢、防風去叉、訶、子、炮去、滓。食、前服、至大、榴皮、卯酉之歲。陽明司天。 ...
普濟方1 - 33少商之運。與寒化同。宜以熱化。此藥食宜也。
然太陰司天之、氣。本標既同。其化從本。其氣常主。
歲半之前。當其時雨以時至者。天政之和而為雨化。若濕淫所勝。
即沉陰且布。雨變枯、槁。
不欲、酸辛、歲半之後。地氣太陽主之。其化從本從標。當 ...
普濟方1 - 34自無疾病。然調、酸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丹。
間谷宜稻。雖有風化不能為邪。
犯。所謂用溫遠溫也。終之氣。自小雪日卯正。
至大寒日醜正。
凡、順化。當陽氣布。候反溫。蟄蟲來見。
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溫。宜調少陰之客。
以咸、補 ...
普濟方1 - 35客、蟄、外、宜、客氣厥陰木。中見金運。風火燥同奉少陰之政。以行舒榮之化。
木火相得。陽氣布。風乃行。春氣以正。
萬物應榮。寒氣時至。民乃和。其病淋。
目瞑目赤。氣鬱于上而厥熱。此厥、之客也。法宜以辛補之。
以酸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 ...
普濟方1 - 36其谷白丹。間谷命太者。其耗白甲品羽。金火合、德、毛蟲乃死。
熱後而暴。介蟲乃殃。歲運之化。寒雨勝復同。
所謂邪氣化日也。燥化四。熱化、二。所謂正化日也。
歲半之前。天氣陽明主之。陽明以中氣為化。當其時燥濕相半者。
陽明得中也。 ...
普濟方1 - 37當其時而至者為平和。非、其時、初之氣、自乙亥年大寒日寅初。至是歲春分日子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
主位太角木。
客、燥、痛、谷、正、布、宜治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甘緩之。
歲谷食丹。間谷食稻。則風不為邪。三之、 ...
普濟方1 - 38亢則害。承乃制是也。宜調少陽、以甘瀉之。以咸、之。
歲谷宜丹。間谷宜豆。是氣也。司氣以熱。
用熱遠、暑日卯正。至秋分日醜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宮土。
客氣陽明金。中、涼乃至。炎暑間化。白露降。
民氣和平。其病滿身重。宜調陽明之客。 ...
普濟方1 - 39是為歲物所宜。介蟲耗。寒毒不生。是為地氣所制。
然歲氣天、化虛。地化盈。宜資化源。以助天氣之木。
化源雖虛。水運在中。水能生木。邪乃微也。
必、贊其運水無使邪勝。以辛涼調上。以咸寒調下。畏火之氣。
無妄犯之。
歲半之 ...
普濟方1 - 40自小滿日申初。至大暑日午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征火。
客氣太陰土。中見火運。歲火、當位。濕化鬱之。
天政布。濕氣降。地氣騰。雨乃時降。
寒乃隨之。感於寒濕。則民病身重。腫胸腹滿。
宜治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
歲 ...